智能港口文件:研究港口数字化
英国港口协会和鹿特丹港发起了一项新的联合智能港口文件,审查港口数字化。
该文件指出了在港口运营的许多不同方,包括港务局,航海服务提供商和码头。鹿特丹的港口管理系统支持电话的行政和财务处理,并将船舶周转时间缩短了30分钟。然而,本文提出的另一个选择是在船上使用AIS技术并在港口使用传感器以提高效率。例如,通过将航线上的航线与港口盆地的淤泥沉积物信息捆绑在一起,鹿特丹港可以节省5%至10%的疏浚成本。传感器技术,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使这成为可能。
在全球范围内,港口与其腹地之间的通信可以扩展到世界各地的其他港口,而这些港口又与其自己的腹地进行数字化连接。这样,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创建一个集成的门到门数字物流链,从而充分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。
由于远洋船只在几个港口停靠,一个港口的延误会影响下一个港口的可用容量,除非船舶增加速度,从而增加排放量。如果端口彼此靠近则主要是这种情况。该报告指出,通过在航行路线的适当时间相互通知以及与其时间表的任何分歧,港口能够最佳地利用其容量并实现更短,更可靠的运输时间。能够实时响应时间表的变化意味着更少的延误,及时操作以及从生产工厂到客户的无缝货物流。
对物流链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有好处。托运人和运输公司能够更准确地计划并实时跟踪他们的货物/船舶。仓库可以保持小额利润。港口和码头可以越来越准确地预测船舶的ETA和ETD,并更有效地利用其码头空间和资源。报告指出,目前大约30%的远洋船只迟到的时间超过24小时,这并不奢侈。
鹿特丹港口数字业务解决方案总监Joyce Bliek在评论该文件时说:“作为鹿特丹港,我们坚信全球互联港口全球网络的附加价值。这样的网络可以促进端口社区内和各个端口之间的数据的主动交换。在鹿特丹,我们正在对我们的数字化发展进行专门投资。我们依靠我们在该领域积累的知识,经验和创新来支持其他港口 - 从愿景到实现。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