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加拿大中产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?加拿大中产人群画像

看见加拿大 时间:2021-05-12 阅读:

  “中产”是一个既新又旧的概念。全球各国都有不同的“中产”定义和概念,不过直到现在,对中产都没有一个统一和严格的标准。

  在加拿大,究竟谁算「中产」?

  常看新闻的人会发现,加拿大政客总喜欢“对中产做出各种承诺”,特别是各种竞选季。

  总理特鲁多自然也不例外,总是说“我们会给中产更好的生活”、“为中产投资”、“培养中产阶层”云云。

  当然啦,这并不怪他。其实,大部分加拿大人都自认为“中产阶级”。在《麦考林》杂志(对,就是那个做大学排名的《麦考林》)曾经的一份问卷调查中,加拿大各省基本都有70%甚至更多的人,自认为“中产”。

  除了安省稍低(68%)外,77%的魁省人,74%的阿尔伯塔人,以及79%的大西洋四省人觉得自己够得上中产的标准。

  如此主流的中产比例,也难怪政客们热爱“对中产做出承诺”。

  从较为学术的角度来说,除去加拿大最富裕的20%人口,以及最贫穷的20%,收入在60%中间段区间的人群,可谓「中产」。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字,年收入大约在4.5万加元至12万加元之间,是加拿大中间段60%的人群的收入范围,也就是中产收入范围。

  不过,这个定义不算精准!

  也许很多人看到上面的数据,第一反应是“这范围也太大了吧?“

  的确如此。这是因为,一方面,不同省份、不同地区的人收入水平、生活成本会有一些差别。比如,诸如多伦多、蒙特利尔、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,生活成本肯定相比小城市更高,所以,平均收入也会相对更高。

  而渥太华瓦尼耶家庭研究所CEO诺拉认为:“一个人认为自己属不属于中产阶级,实际上取决于他的出身及抱负。“

  比如,相比过去的人们,如今人们更易获得来自家庭的资助,而掌握了更多现代知识,也更容易获得知识的年轻人,更容易在社会中取得成功。

  「加拿大中产阶级」人群画像

  华人的心目中,”中产阶级“形象大多是是:白领或企业家、居住在市区或好学区房子、子女在优质学校上学、银行里有一笔不小的存款……

  但是,对加拿大人来说,以上都不是“中产”的必要条件。

  这里,普通蓝领的收入不见得比白领低,住宅也很可能在郊区(甚至是小镇上),子女入读的常常是附近的、华人眼中的“普通”公立学校;至于存款,和美国人一样,加拿大人出了名的不喜欢存钱。

  加拿大不同职业的收入差别比较小,更不会有“蓝领低人一等”的职业鄙视链。人们掌握的专业技能越多,收入也自然水涨船高。

  “住在哪儿”这个问题,加拿大人大都比较随性。自己舒适比什么都重要。无论在市中心住公寓,还是在郊外感受美妙的自然风光,他们都安之若素。如果公司在市区,通常他们会偏好住在市区,便于工作通勤和夜生活。但如果公司在郊区,他们也乐于就近而居,学区不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。

  千万别被“郊区”两字给迷惑了。“郊区”从字面理解,意思是距离“市中心”较远,但是,加拿大任一社区,通常各种购物中心、学校、医院、公园,配套设施都是应有尽有。

  对于熟龄中产阶级,如果家庭成员较多,中产大多更愿意住在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地方,买幢大别墅,活动空间更大,同时享受私家大花园甚至泳池,以及周边丰富的公园、图书馆等免费公共设施。

  “资源均匀配置”还体现在教育上。加拿大的公立学校,除了数量众多,质量也很均衡。各省教育部会平均分配各种教育资源。公校教师没有所谓的评级考核,基本教学水平持平,且轮流在各个学校授课,所以不存在师资水平的差异。

  即使一个学校地处“深山老林”,教学水平也不会比市中心的学校差!

  至于存款?对于加拿大人来说,生活中似乎并没有提前存款,以备不时之需的隐忧。生病有医保,即使自己住院一天要花好几万,那也是医院和政府的事儿。因为加拿大实行“全民公费医疗”,加拿大人并没有为大病买单的担心,所以加拿大人无须存钱为看病做准备。但是,很多中产阶级也会购买一些额外保险,弥补一些公费医疗对生活影响带来的成本;很多优质企业也会为员工购买延展性保险,覆盖牙医、眼镜、物理治疗等公费医疗不包括的范围,减少员工的成本负担。

  都说北美人不爱存钱, 是真还是假?不存钱的理由是?

  公立中小学的教育免费,大学虽然需要交学费,但是本地生的学费非常便宜。如果从小定期在教育帐户存钱,政府还会有补贴,贴补大学学费,所以加拿大人并需要存很多钱,供孩子上学。既然没有后顾之忧,与其把钱存银行,不如拿去投资。

  加拿大是“儿童的天堂”,不仅因为优美的环境,全民免费医疗,先进的教育…加拿大优渥的育儿福利,更是有力免除了育儿家庭的后顾之忧,值得点赞 点击咨询